天地明净,万物竞发2025年校园招聘
正如火如荼进行中
一批合工大学子已抢先一步坐上了通往职场的“直通车”
3月19日
合肥工业大学-小米集团
第二届小米工程师训练营
在翡翠湖校区大数据中心落下帷幕
243名同学历经半个月的集中培训
拿到了结营证书
后续经过考核筛选
将优先获得提前批次录取offer
自2024年开始
软件学院、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
联合小米集团积极构建
“工程师训练营+以培代招”校企协同育人模式
通过沉浸式实训体系
与职业发展通道的深度衔接
成功打造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
精准对接的创新样本
小米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合肥工业大学作为工科教育的佼佼者
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工程技术人才
希望通过训练营这一平台
与学校开展深入合作
协同培养复合创新型人才
训练营聚焦C++和Android两大技术领域
邀请公司金牌讲师团队进驻校园授课
通过“12天理论授课+3天实践课程”培训机制
助力学生技术能力的全面进阶
两期培训共吸引近800名学生报名
430名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通过筛选入营
最终360余名学员顺利结营
今天,官微特别邀请
两届训练营的学员代表
来聊一聊他们的感受与收获
刘圣鑫
第一届训练营学员代表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
历时两周的训练营像一场高密度的技术冲刺,导师们将复杂技术拆解成可落地的模块,每讲完一个知识点,就立刻带着我们开发验证。导师们不仅分享了丰富的实战经验,还耐心解答了我们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去年8月,我到小米集团手机系统应用部实习,从懵懂青涩到独当一面,企业导师给予了我莫大的帮助,团队“真诚热爱”的价值观也深深影响了我,激励着我努力成为一个对技术精益求精、对产品满怀热忱的人。
魏浩同
第一届训练营学员代表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1级本科生
训练营不仅是一场技能提升的挑战,更是一扇开启职业世界的窗口。从学习知识点到课堂练习再到最终实现,训练营不仅锻炼了我的技术能力,更让我感受到科技应用的魅力。在小米集团汽车部实习期间,我将训练营所学技能应用到实际工作中,从数据分析到提出解决方案再到开发实施,真正学会了如何用系统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训练营到企业实习,我经历了从理论到实践的转换,也完成了从学生到职场新人的蜕变。这些经历让我更加坚定了未来的职业方向,也激励我不断去挑战和突破。
薛超然
第二届训练营学员代表
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2022级本科生
训练营让我收获了远超预期的成长,不仅技术水平有所提升,更重要的是锻炼了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个人项目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细节决定成败”的重要性,意识到优秀的工程师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基础,还需要清晰的思维逻辑和坚持不懈的态度。训练营的严格考核也让我体会到了竞争的压力,认识到工程师思维对高效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感谢学校和小米提供的这次练兵机会,让我明白了专业成长的道路上保持热爱并坚持不懈的重要性,我会带着这段宝贵经历不断迭代升级,让自己的技术人生更加充实而有意义。
常国杰
第二届训练营学员代表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计算机技术专业2023级硕士研究生
在训练营的实践学习中,我系统掌握了安卓开发的核心技术,通过导师的案例分析与实战演练,逐步构建起独立开发完整应用的能力。在独立开发项目过程中,我从零开始搭建框架,通过查阅文档、调试代码不断攻克问题。虽然过程中曾因逻辑漏洞导致界面卡顿,但反复调试与性能优化让我对安卓线程管理和内存优化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训练营中,工程师对技术细节的严谨态度和极致优化的理念深深影响了我,我将以此次学习为起点,朝着“为发烧而生”的技术目标不断迈进。
编译梦想,链接未来
当一行行代码化作创新的力量
当一个个bug变为成长的勋章
这场产教融合的实践之旅
让“厚德、笃学、崇实、尚新”的校训精神
焕发出新的时代光彩
期待合工大学子们
在更广阔的科技舞台上闪耀璀璨
用青春与智慧书写数字未来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