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袭老手于正,娱乐圈污浊源头,热搜为何频频现身?

抄袭老手于正,娱乐圈污浊源头,热搜为何频频现身?

按理说,犯了错的他应该低调做人,但于正显然与常规人设不符。他居然在接受采访时轻蔑地回应:“琼瑶是谁?她不过是个‘小家’。”直到2018年,法院强制执行,才让他勉强在2020年底发布了一份道歉函。结果,这封“诚意满满”的道歉信被网友一眼看穿后,于正又迅速悄悄删掉了。

然而,这一切似乎并没有影响到他的事业。即使在抄袭案败诉后,《延禧攻略》依旧红得发紫,《玉茗茶骨》依然顺利开机。似乎他身上镀上的“黑红也是红”的光环,成了他继续拍剧的护身符。于正那种“抄袭也无所谓,谁能奈我何”的态度,成了他在娱乐圈“搅屎棍”身份的核心标志。

### 二、狂言如潮,热搜常客

于正嘴巴的威力堪比娱乐圈的“战略核武器”。新剧《临江仙》刚刚播出,他便迫不及待地晒出了成绩单:“爱奇艺今年的首部剧集,单集播放量超过3000万,九天突破10000万!”转眼又开始为《玉茗茶骨》造势,声称它将“火到你们根本无法想象”。简直就像他手上不是剧本,而是随时可能引爆的核弹开关。

女主角娜扎的演技遭遇质疑时,于正立马成为“救世主”,大言不惭地说:“她之所以能火,完全是因为我!有好剧本,谁演都能火!”这话说得不但踩了娜扎曾经的所有合作方,也为自己贴上了“点石成金”的标签。网友忍不住吐槽:“不禁让人觉得,他是不是拿着女娲造人的剧本。”

不仅如此,他的危机公关更是让人佩服。当《玉茗茶骨》因娜扎在剧中的二番位置引发粉丝纷争时,于正的应对更是高明:“演员的排名?不过是微博文案的配角罢了!”瞬间,他把所有演员的争番位纠纷都简化成了“微博话题”的工具,既平息了争议,又无形中给自己树立了“高瞻远瞩”的形象。

### 三、狗血大咖,审丑经济的代表

于正对“黑红也是流量”的规律了如指掌,他的剧集从《宫》到《延禧攻略》,一直都在精准复制这种配方:狗血情节毫不手软,撞题材的速度快如闪电。《步步惊心》尚在筹备时,他就抢先推出了《宫》;《甄嬛传》引爆了大女主剧潮,他马上跟上,推出了《延禧攻略》的“黑莲花”式人物。

新剧《玉茗茶骨》依旧遵循着他的经典套路:侯明昊饰演的状元郎原本是个大英雄,后来卷入一桩离奇的杀妻案件,沦为马夫;而由古力娜扎饰演的茶王千金则将他当作棋子,两人斗智斗勇,在过程中不忘谈场恋爱。剧中充斥着太多乱七八糟的元素,仿佛“古装悬疑爱情职场大乱炖”——但于正懂得这个道理:争议就是热度,骂声也是收视率!

他将“于妈剧”成功打造成了一个稳定的品牌:女性角色戏份重到将男主角压得喘不过气(观众亲切称之为“于大妈”);服装道具的颜色超饱和,视觉上直接闪瞎眼;情节融梗巧妙,一集接一集,观众一边吐槽“太狗血”,一边又无法抗拒地继续点开下一集——这种“审丑经济学”正是他不败的根基。

### 四、为什么总是他?粪坑生态的必然产物

于正这个“搅屎棍”之所以能够在娱乐圈风生水起,根本原因就在于粪坑生态的形成。首先,法律成本太低:虽然抄袭案件赔偿了500万,但《宫锁连城》早就赚回了十倍利润;其次,行业底线过于松动:大家都知道他抄袭了,但平台依然争相播出他的剧集;再者,观众的记性太短:《延禧攻略》爽剧式的人物设定一经建立,谁还会记得琼瑶因他被气得生病?

讽刺的是,他总能在娱乐圈的道德边缘精准淘金。潜规则的传闻缠绕不去,但他每次签新人,反而越发高调;演员争番位时,他只需要一句“为了宣传方便”便轻松化解。一如泥鳅般灵活,他在浑浊的水中游得愉快,因为他知道,浑水才是他生存的氧气。

### 结语

十年过去了,于正从《宫锁连城》抄袭到《玉茗茶骨》,从拒绝道歉到最终删掉道歉函,他的新剧宣传越发高调。这个“搅屎棍”能在娱乐圈继续翻江倒海,绝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功劳——背后站着整个娱乐圈的审丑经济:平台收割他的流量,演员争夺他的二番,观众一边骂着,一边依旧点击观看。

只要还有人捏着鼻子为他制造的“爆款预言”买单,于正的“狗血流水线”就永远不会停产。

毕竟,在这个粪坑里,当“污水”变成了金矿,谁还会在乎搅屎棍是不是镶了金边?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任务

盒子365app下载 电动自行车电池能用多久?

电动自行车电池能用多久?

📅 08-24 👁️ 7106
盒子365app下载 怎么破解win10电脑密码

怎么破解win10电脑密码

📅 07-02 👁️ 643
365体育网在线手机版 南岳衡山在哪里,南岳衡山在哪个省,属于哪个市
365速发app下载平台注册 555(三五)555

555(三五)555

📅 08-23 👁️ 95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