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腔尖板眼 一起抬个庄
传承文化 保护方言 立马嘎事
2012年《人在囧途之泰囧》红遍全国,刷新当时内地票房记录的背后,很多人都不知道,徐峥跟王宝强在《泰囧》之前已经拍了一部优秀小成本喜剧片《人在囧途》。
▲《人在囧途之泰囧》
▲《人在囧途》
眼尖的话,就能发现《人在囧途》里有许多场景就是在咱们大武汉拍得。
▲武汉长江大桥
徐峥追“诈捐女”张歆艺那场戏,最后追到了一栋老式民房里,这就是今天咱要聊的巴公房子。
电影里的巴公房子被拍得破旧到让小编都无言以对,这栋历史悠久的房子正确打开方式如下☟☟☟
巴公房子当时分两期修建,靠兰陵路一边的先完成,因其建筑面积较大,称为“大巴公”。
靠黄陂路这边的后建,称为“小巴公”,大小巴公合二为一,便成了现在被人叫惯了的“巴公房子”。
以前,巴公房子是汉口最早的多层公寓,在当时人们眼中,能住进巴公房子的洋人都是有钱人。
以巴公房子为核心的这片地域,也成为俄国茶商聚集的“社区”。
民国初在汉口的洋人老照片
关于巴公房子,可以在美籍华人女作家聂华苓的一篇回忆录里看到相关描述:
一九二八年,我家住在汉口旧俄租界两仪街(今洞庭街),正是桂系控制武汉的时期。
俄租界两仪街的三岔路口,有个上海理发厅,无论什么店,招牌上有了上海两个字,就时髦起来了。
那理发厅出出进进的女人,打扮的也格外好看,高高的领子,喇叭袖子,旗袍两旁开一点儿小衩,衩口如意盘花,脚上是三寸空花高跟鞋,手一招,汽车开来了。
理发厅对面有一个白俄女人开的小店,玻璃橱窗里摆着一把彩虹小阳伞,永远摆在那儿,逗得我心痒痒的,母亲说:“你有好几把小洋伞了,不准再买了。”
武汉茶文化
中国是茶的故乡,长江流域是茶的发源地,武汉是处于长江茶区的腹心地带,在明清时期,武汉的茶叶市场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俄国商人是最早进入湖北的外国人,他们早在汉口开埠之前,就取得了在汉口等地购买茶叶的特权,与中国商人一起,共同开辟了一条从汉口直达中俄边境的著名茶道,它就是“万里茶道”。
1861年汉口开埠以后,俄国商人先后在汉口租界,建了顺丰茶厂,阜昌茶厂以及新泰茶厂,到了十九世纪九十年代以后,俄国茶商取代了英国商人,成为汉口茶叶市场上最大的买主。
在当时的汉口,与巴公房子一街(洞庭街)之隔的顺丰砖茶厂虽然来的最早。
但规模最大的砖茶厂却是阜昌,它的规模宏大,设备完善,工人达数千人之多。
▲汉口茶厂工人制作茶箱
阜昌砖茶厂与巴公房子
阜昌砖茶厂由J·K·巴诺夫(沙皇尼古拉二世的表兄)开办,巴公房子则是他跟他弟弟“小巴公”齐诺·巴诺夫共同投资建设的。
J·K·巴诺夫不止听得懂中文,就连茶厂业务都是他亲自与华埠人士沟通的。
茶厂创建之初,缺少管理人员,他就从东北哈尔滨等地聘任了一批会说汉语的俄国人来汉口,然后派他们去赤壁羊楼洞收购茶叶。
▲湖北赤壁羊楼洞茶乡古镇
在阜昌创建当地的茶叶加工厂内实习制茶的全套技术,后来,这一批俄国人也成为阜昌茶叶公司的技术及管理骨干。
“小巴公”齐诺·巴诺夫
J·K·巴诺夫的弟弟“小巴公”齐诺·巴诺夫,也是个在汉口制茶工业史上叫得上名号的人物。
他当时以工程师的身份来到中国,1890年为阜昌砖茶厂设计出蒸气压茶机,改手工操作为机械操作。
极大提高了茶叶加工效率和制茶工效质量,为茶厂带来了巨大利润,使得阜昌年产砖茶达30万箱,运销新彊、蒙古、西伯利亚等地,后来被各大茶厂纷纷效仿。
巴公房子易主
巴公房子于1901年建造,1910年建成,1912年巴氏将这栋大房子卖给了广东银行。
1917年俄国发生十月革命,结束了沙皇统治,俄商在中俄间的茶叶贸易受到抑制,日趋萎缩,俄商在汉口经营的茶叶市场日渐萧条。
俄国十月革命
顺丰和阜昌砖茶厂都在这之后首先停闭,1921年巴公兄弟也离开了曾经发财享乐,住了有52年(1869—1921)的汉口。
1925年3月2日,汉口地方当局第二特别区正式收回巴公房子,一度作为银行办公用房,解放后收归国有,作为银行的宿舍,分配给普及职员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