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摽梅之年”的“摽”不读biāo,正确读音是什么?指的是女子什么年龄?

“摽梅之年”的“摽”不读biāo,正确读音是什么?指的是女子什么年龄?

“摽梅之年”一般指古代女子到了适婚年龄。这一时期的女子,如同梅子成熟一般,正是青春美好的年纪。但“摽梅之年”这个成语比较生僻,不少人都把“摽”误读为biāo,其实它的正确读音是biào(四声)。

摽,读作biào或biāo,是一个形声字。从扌,其古文字形像是一只手,由扌字旁组成的字大多与手部动作有关,如打、拍、排、指、捏、撸、抓等,在这里表示“摽”字与手部动作有关;票表声。

《说文解字》中说:"摽,击也。从手票声。" 所以"摽”的本义是击打,后引申为落下、使之挥去、抛弃等义。

摽,读作biāo时,指的是使之挥去、抛弃。

摽,读作biào时,指的是捶胸、击 打、落下。如摽劲儿、摽着干。

“摽”字的古诗词

《诗经·邶风·柏舟》中的诗:“静言思之,寤辟有摽。” 这里的“摽”指的是捶、打,读作biào。

而“摽梅之年”这个成语出自《诗经·召南·摽有梅》这首诗:

“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

摽有梅,其实三兮。求我庶士,迨其今兮。

摽有梅,顷筐塈之。求我庶士,迨其谓之。”

意思是:梅子落地纷纷,树上还留七成。想要求娶我的儿郎,请不要辜负良辰。梅子落地纷纷,枝头只剩三成。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到今儿切莫再等。梅子纷纷落地,收拾要用簸箕。想要求娶我的儿郎,快开口莫再迟疑。

展开全文

“摽有梅”指的是梅子熟了,纷纷落到了地上,“摽”是落下的意思,读作biào。

这首诗是古时候待嫁女子咏唱的情歌,当梅子还剩七成时,待嫁女子尚有从容相待之意;梅子只剩三成时,女子已显露焦急之色;梅子全都落地后,女子已经迫不及待了。

古人认为待嫁女子正如新熟的梅子,正当好年华,所以用“摽梅之年”来比喻女子到了适合出嫁的年龄,也是警示女子切莫错过最好的出嫁年龄。

古代女子的年龄称谓

金钗之年:女子12岁

豆蔻年华:女子13、14岁

及笄之年:女子满15岁,即到了可以出嫁的年龄

碧玉年华:女子16岁,又称二八年华、破瓜之年

桃李年华:女子20岁

风信年华:女子24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相关任务

365速发app下载平台注册 世界杯预选赛有加时赛吗

世界杯预选赛有加时赛吗

📅 07-09 👁️ 5473
365速发app下载平台注册 中国人口迁移的现状、问题与对策
盒子365app下载 海蛇亞科

海蛇亞科

📅 07-10 👁️ 8362